日文翻译

翻译 |「雪之十胜——研究雪的生活」

2021年12月24日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中谷宇吉郎,他是一位物理学者。我好像在什么地方读到说他是专门研究雪的,被人称为“雪博士”,于是好奇想读他的文章。恰好他写了好些与雪有关,以及自己研究雪的随笔,读来也不难。这篇文章我一读就挺喜欢,本不想翻译的(怕翻译得不好),但又想留个印记。

到底,我是多么喜欢雪呢。



最初有一半是出于抚慰而进行的观雪研究,逐渐深入后,算起来我也出入十胜岳有五回之多了。落脚处是道厅的白银庄小屋,它靠近泥流道,距离吹上温泉约五丁的地方。这里就在十胜岳的中间,慢悠悠穿过森林地带就能到达,标高是一千六十米。

说到雪的研究,至今主要都是拍摄显微镜写真这样的工作,为此,显微镜是必须的,从写真装置,现像用具,简单的气象观测装置,到便携式暗室之类的物件都需要搬运。除此以外,旅行所需的食料品总共八样的准备也必须一次携带滞留约十天的数量,这样的准备也是相当忙碌的。总共重达百贯的行李用三、四台马厩运送也需要在雪道上走上五个小时,到达白银庄大多是日暮时分了。这个行程是最大的难关,然而,只要到达小屋,与早已熟稔且颇有心得的小屋的看守O老人夫妻说上话,便感觉突然回到乡下的亲戚家一样。

这个白银庄虽说是山小屋,可它也是山林监视人O老人的家,平常是不开放,然而内部五脏俱全。楼下是食堂兼居室,配有普通山小屋体积的位于正中间的巨大柴火暖炉,二楼是寝室。小屋的附近出奇地很少有风,只要下面的暖炉有暖气允许,再盖上寝室的被子,二楼的寝室便是能让自己悠悠然入睡的地方。到达后的第二天,先到一楼的一角铺上稻草防止漏风,然后打开携带用的暗幕制作临时的暗室。在里面用装有器械的木箱适当配置现象装置,准备干板的存取之类的东西。之后借用一张餐桌用作试验台。雪的结晶摄影在小屋入口处的白桦造的阳台上进行,也会把木箱放在这里配置实验台。显微镜写真的拍摄需要结实稳重的试验台,就如之前写到的,雪拥有如混凝土一般的宝物。要在木箱的周围结上雪,只需倒上一桶水,不到五分钟就会全部凝固成冰,形成厉害的混凝土试验台。用同样的办法让显微镜写真装置附着在试验台上。十胜岳的周围,是研究雪的结晶不可多得的地方。或许在世界来看也是珍贵的地方吧。第一结晶尤其美丽,纤细之极,挂在树枝的端末,拥有鲜明的轮廓。世界上任何观测者的写真都没有我们在白银庄所看到的结晶那般美丽。而且结晶的种类也非常多。平常作为雪的结晶的代表六花状的所有种类自不必说,在不太为人知晓的地方出现的立体般伸展着的树枝状的结晶枝,以及罕见的角锥状的结晶,鼓形的结晶,那是变成数段的一段段的鼓形结晶,都会毫不吝啬般从天而降。这个二月,光是针状的结晶便持续了三十分钟,猛烈地降雪而下。还有至今在全世界都极少有文献提到的侧面结晶一般不可思议的雪也多次观测到。

十胜岳的观测地点的气温具备无可挑剔的条件。寒冬期间,每天大致在最低零下十五度最高零下十度之间有规律地变化着,因为气温的变化不多,观测者的身体也能很快适应且快乐工作。平常会想零下十度,该是无法进行细致研究的温度吧,然而,从这里的体验来看,这种程度的寒冷对雪的研究而言是恰当好处的温度。我们也不是特别能对抗寒冷,不可思议的是,在白银庄连续工作四、五天的工作后,在户外从早上到晚上十二点都站着工作也不大会感到寒冷。当然过一个小时就会进入室内,在暖炉前暖和过来后再走出去,尽管如此,我们还是非常心服的。若没有及时的暖炉设备身体方面也会适应自然方面,而气温变化不大也是一个有利的条件。到了零下十度,雪的结晶就会非常安全,无论怎么玩弄都无需担心会融化,可以自由地切割和研究调查。去年冬天,光是把一个结晶从各个方面拉伸破坏而观察这样的简单操作,便能弄清从二核形成结晶的存在,多年来的悬案即三花和四花的结晶成因都一一顺利解决了,如此想来,这些对于普通的地点而言可能是最大的困难。

雪真的经常下个不停。寒冬天不论何时去看,大致每天都会下雪。清晨起来,湛蓝天空下,即便朝日把白银世界染成暗红色,到了傍晚,很多时候优美的树枝状结晶也会如细雨般不声不响地下个不停。这种时候多半是拍摄写真的最佳条件,不知不觉地就会被吸引进去工作至晚。

晨起只要能看到蓝天,都会元气满满地早早出门。天气晴好又不下雪的日子,就会到山谷那边滑雪,这种时候肯定会看到积雪上的波型。特别晴朗的日子就会登上十胜的山顶。对此感兴趣而志愿当助手的学生总会有的,所以十胜行几乎没有人手不足的烦恼。

O老人也会经常和我们一起去。只要穿上套鞋,谁都不是这位老人的对手,不过他开始滑雪不过两年的时间,因此也是很好的同行者。这位老人几乎一生都在雪山中生活,实际上是拥有不可思议的经历的人。听他的话,在雪山中遇难什么的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前年冬天,他带着一张狗的皮毛,猎枪和一升盐,从十二月到第二年的二月,一个人自十胜的连峯到日高山脉的雪岭来回走。在这位老人看来,在零下二十度的雪中睡上两个月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听到这些详尽的话是惊讶不已的,这位老人是我们无法企及的练达的科学者。

在雪中睡觉最重要的是炉火。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在严冬的雪山中生火是相当不容易的。多亏老人提供的三段式暖炉,毫无难度地在雪山上生起猛烈的炉火,让我们感受到温暖。只要在不来风的地方实现这样的炉火,在雪中睡觉也当真不会与普通的生理学产生矛盾。锯和斧头以及火柴与食料品一样皆是雪山上的必需品也是这位老人教给我们的。

让人佩服的是,这位老人是尽可能多地使用文明利器的。对魔法瓶啊气压计啊这些东西都非常感兴趣,也想把它们利用起来。当他终于如实现想法一样买到魔法瓶的时候,那种天真无邪般的喜悦之情也是让周围人感叹不已。气象的观测方法,保温方法,器具的利用,从作为食料的捕兔子的方法到山草的料理法,关于所有的事情,他都从头到尾巨细无遗地让我们留心起来。拥有了这种经由一个人的体验而积攒起来的科学体系,就能安全地实现初次的雪山生活吧。

今年也是听到初雪绽放的声音,便想起了十胜的生活以及这位老人的事情。结晶的研究仍然有许多疏漏的地方。特别是关于粉雪的结晶构造的研究,无论如何也还需要花费一个冬天的时间。另外,为了完成去年冬天开始着手的滑雪滑走的物理学研究,十胜也是最佳的圣地之一。还需要到十胜度过几个冬天。与类似于圣诞树一般的十胜的树木相遇,以及在老人和暖炉旁倾听「走向堪察加的故事」也是大家快乐的种子。

昭和十年十二月一日(1935年)


雪与圣诞节很配吧。还有一只麋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