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章 阅读

文 |「一些阅读片刻」

2019年12月27日

虽不经常看电子书,但某些时候确实会出现同时间看多本书的情况,这种时候,电子书的优势就突显出现了。说到电子书,偶尔会使用kindle,然而有时候我连kindle都省着,直接把电子书放在手机里,尤其当我在苹果的阅读app上获得舒心的体验后,就快忘了kindle了。

日文阅读,除了个别杂志,我几乎都只限于纸本阅读,因为它会涉及到新的单词,涉及到很多我需要标记和留意的地方,所以纸本是必须的。正在看的一本书是夏目漱石的《こころ》,还剩最后的一小部分没看完。一些可以称之为感悟的东西,在看完以后再写吧。

*

电子书的话,目前同时间阅读的有苏珊·桑塔格的《同时》和《重生》。《同时》收录她生前的一些访谈,获奖感言以及讲座的内容,每一篇读来都让人感到铿锵有力。让我颇感动容的是收录在《同时》里的两篇,《关于美的辩论》和《文学就是自由》。

在《美的辩论》里,她分析了美这个概念,也谈到它如何从一个优点变成一个缺点,以及“美”与“有趣”之间区别又是什么——

什么是有趣的呢?主要是以前不被认为是美(或好)的东西。病人是有趣的,一如尼采指出的。恶人也是有趣的。把某东西说成有趣,是暗示挑战旧的赞美秩序;这样一些判断渴望被视为傲慢,或至少被视为单纯。“有趣”——其反义词是“沉闷”——的鉴赏家欣赏碰撞而不是和谐。自由主义是沉闷的,卡尔·施米特在写于一九三二年的《政治的概念》一书中如此说。(翌年,他加入纳粹。)奉行自由主义原则的政治缺乏戏剧性、特色、冲突,而强大的寡头政治——和战争——则是有趣的。


我没有确切地读过有关于“美”或讨论“美”的文章和理论研究,但在心里,也会认为“美”与“有趣”是有极大的区别的。正如走进一个画展,当我被挂在墙上的一幅画吸引时,我会感到那一刻,自己的心是宁静的,画中的意象在慢慢勾勒出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时间是静止的,空间是无限敞开的,连带着我的想象也是扩展的。我会认为这种由画引诱出来的静止是美的,当我感受到画能传达给我某些东西时,我觉得那一刻也是美的。在画前,看着画,想象着画的世界,我只会感叹“美”,而不会感叹“有趣”。

似乎,当把某个东西称之为“美”时,既显得虚浮又显得单调。虚浮在于我无法把这个东西所呈现的美通通表达出来,以至于当我说美的时候,我口中的“美”不够分量;单调在于,美于各个人的观感和体验都不同,一个东西,只说它美,可能无法迎合所有人的期待,因此,美就美得缺少层次。当然,我说的这些都不是我认可的“美”。在读这篇文章之前以及在读了这篇文章后,我都认为“美”是一个标准,它会有关乎于某个特定领域所需要的美的标准。一个可及又可远的标准,关键在于理解美的人是否也认可了这个标准。

作者在文末说——

美的东西也是这样使我们想起自然——想起人类和创造以外的东西——从而刺激和加深我们对我们周遭无比广阔和全面、既无生命又充满活力的现实的感觉。

这一见地——如果这是见地的话——的一个快乐的副产品是:美重获其作为使我们的大部分能量、喜好和赞赏变得有意义所需的判断的坚固性和不可避免性;而那些篡夺性的概念则显得荒唐。

想像有人说:“那个落日很有趣。


《重生》 这本书收录了苏珊·桑塔格的个人日记,根据序言,这些日记并没有得到 苏珊·桑塔格本人的许可,皆因在她生病期间,她并未想到自己会离去,她一直以为自己能战胜病魔,所以身边的人都未能及时跟她谈论到自己的文集出版事宜。这本书我才看了前面的一些,不过,既然是日记,定然是作者本人的内心的最真实流露。确实。就在早期的年份,苏珊·桑塔格把自己的性向困惑和个人感情都毫无遗漏地呈现在日记里。某些日记是几句话,某些日记是词语的堆叠,某些日记则是长篇的叙述。当我看着这些真诚,坦白又让人忍俊不禁的文字时,很难想象她与《同时》里的她是同一个人。但显然,《重生》里的她,至少在我目前所读的年份里,她是一位对发生在身上的一切都充满热情的年轻人。她渴望爱,想要体验爱,但又困惑于自己的爱,她是不定的,所以需要一次又一次地给自己下决心,让自己相信自己的身体和感觉。在这里,她是为自己的身体和感受说话。

她在1949年5月31日写下了这几句日记,那一年,她16岁。

艾琳差点毁了我——使我对自己的女同性恋关系一直就有的那种最初的内疚之情变得凝结起来——让我面对自己时觉得丑陋——

现在我知道了真相——我知道了去爱那是多美好多正确的事情啊——在某种程度上,我已经获许生存了——

一切从现在开始——我重生了。


继续读下去,或许又会有其他的震撼吧。这本书,我多是在临睡前,捧着手机,盯着手机屏幕,哗哗地看个不停。

*

另一本书是Erich Fromm的《The art of love》。我本来想看看他的《Escape from Freedom》,然后发现原来他就是写《爱的艺术》这本书的作者,于是顺便把这本书的英文版也下载了。《爱的艺术》这本书基本上当人谈论爱,或者谈论什么才是爱的时候,都喜欢引用的,一直想读,但好像也没找到机会。这回,我读英文版的。

他在最开始先问一个问题,Is love an Art? 当然,在他眼里,爱是艺术,然而,很多人并没有把爱看成一门艺术,为什么呢?他给出了三点理由:

首先,很多人把爱看成是被爱,而不是爱,也就是人的爱的能力;其次,很多人认为爱是无需学习的,因为爱的问题在于对象的问题,而不是在于能力。这是因为当今社会是一个趋向于功利性的,利益交换的社会,人们会不知不觉地把爱当成一种“商品交易”行为,用利益交换的眼光去衡量爱的对象是否合适,爱是否值得。最后,人们不太懂得如何保持在“爱的状态”里,很多人会把前期的吸引和心动当成爱,而这些东西是经不起考验的,越往后,随着两人之间的亲密度的增加,忍耐的多少,对独立的要求等等凸显出来时,当初的吸引和心动就会受到挑战,没有真正的“爱”,关系是难以维持的。

基于以上的理由,作者就提出,爱是一门艺术,既然是艺术,就会有理论和实践的方法。为了掌握这门艺术,人就要学习理论和它的践行方法。

若抛弃自己对爱的各种看法,不偏不倚地阅读这本书的话,或许真能对“爱”产生新的,健康有益的看法。

*

这些片刻,记录下来,就当表达一下近期阅读获得的乐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