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语

絮语 |「十一月」

2022年11月24日

一觉醒来,发现无法出门了。好像预料之中的事,总觉得某时某刻就会发生。本来就宅的我,这会只是宅得更加彻底。

昨天早晨照样到外面买东西,回来的时候,保安跟我说,怎么还天天出来呢,多买点吧,说不定明天就出不来了。如他所说。是凌晨发生的事,只是我睡得早了,醒来才看到消息。

执着于新鲜的我,每天都要到固定的地方买东西,比方说苹果。对比过许多家后,我只在一两家地方买苹果。渐渐发现其中一家,它的苹果售卖也有规律的。最新鲜的苹果,它会卖8、9元一斤,过两三天,苹果不那么新鲜了,就会打折卖,6元多一斤。昨天赶上了打折的苹果,我没有买。回来后,心有不安,总觉得快买不到苹果了,于是又在线上订了一些高价(平常不多买但真的好吃的)苹果。

说起来,不得已又悄悄无意识地养成的习惯是囤。每回在网上买东西,总会想想有什么可以囤的,即便用不着也囤。囤着囤着,还生出一丝与它共生共眠的心情。

这一刻,我没有缺的。

*

前些天,翻了张爱玲的书,想起来买一本《孽海花》,书已经到了驿站,今天无法配送;昨晚临睡前,又想起来买她翻译的《海上花开》和《海上花落》,虽然是同城的,大概也有段时间收不到。

某个晚上,我还列了清单,想着当真要如何的时候,需要带什么。是否要如Sheldon一般准备一个“逃生包”。

*

某天,像想起什么似的,把森鸥外的《舞姬》翻出来看。事实上,森鸥外的书,我只有这一本,薄薄的,都想不起来什么时候买的。阅读什么要看心情,也要看机缘。我偏向于追随后者。仿佛脑子会突然灵光一闪,告诉自己此刻可以读什么。可能是年代使然,读这本书,总给我一种漠漠的遥远感,加之它是发生在德国的事,更给人一种陌生感。只是,感觉上如何陌生,某种亲近和自省又透过文字到达眼前。明明异国的气温这么低,飞雪冰冻;明明故事多么凄哀,好端端的感情最后都因为现实而被撕裂了;明明主人公多么悲戚戚的,在多个人生路口徘徊;可我读着,感到一种文雅的美。是文字的沉静,是知的理性赋予的吧。

从前有些畏惧,生怕他的书我读不来。这本书当是一个美丽的开始。

*

就连包书皮我都在囤。

某天整理东西的时候,赫然发现还有7包未开封的包书皮。内心暗暗一笑,觉得自己好奇怪。有时会一时兴起包书,一次包好多本,难以言喻的满足感油然而生。在我这里,书与书皮是相生的存在。

这些包书皮该是我先前路过书店的时候顺道带回来的。每次拎三袋。

*

又想起来,好久以前买了几本理想国的《M》系列的书,都是厚厚的。感觉又可以读起来。尤其在这种不知道期待什么的时候,把身心投入到默然又厚重的历史里,连自己如何渺小的虚无也会烟消云散了。

*

站在阳台,不自觉地想,自己能看到的只有眼前的事物吗,自己能到达的地方只有脚下吗,是吧,又不是的。

上个星期,日日阳光普照,仿佛夏日的翻滚。这个星期,转而日日阴雨绵绵,一丝一毫的阳光都见不着。好像阴雨天还会持续很久。

到了夜晚,便悄无声息地走入黑的荒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