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语

絮语 |「午后的静」

2022年7月9日

今天,耳边总响起Bob Dylan的歌《Blowing in the wind》, “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before you call him a man……”一种不很是滋味的东西在脑里盘旋。不论这种不幸发生在谁的身上,它都是不幸的。

想想,人要长大,首先要吃很多很多顿饭,睡很多很多觉,读很多很多书;长大以后,若想要做成什么了不得的事,成为了不得的人物,便要经历很多很多事,承受无比无比多的压力,锤炼强大又强大的意志。做人这件事很复杂。不同的人做不同的人也很复杂。平凡人有平凡人的复杂,伟大的人有伟大的人的复杂。这些复杂本是一字一句写下来都不足够的,可因为一些不幸,这些复杂戛然而止了,连太阳都来不及停顿。戛然而止后的复杂,只能留给别人书写。它可能无穷无尽的,也可能微不足道的。

昨晚,我看电视剧《白色强人2》出现了精神病人在隧道里无差别式杀人,想不到现实又一次出现了。电视剧固然会淡化许多细节,新闻报道也会淡化许多细节,唯有亲历其中的人才能真正明白那是一种怎样的恐惧,一种怎样的可怕,一种怎样的无可理解。在此,我也无法说太多,只觉得它们都是不好的,极其的不好。就连看到什么海螺沟那边的冰川在融化的新闻,我都觉得是不好的。

我一向不热衷于看恐怖或血腥类的东西,不论是剧集还是书,我都喜欢温和平静的东西。医疗剧我也十分抗拒了,只是这一部,里面都是我认识的演员,感觉还可以看一下,便看了(我可能更想看里面的人情关系)。有时电视剧会特意选取一些极端的东西呈现出来,这些放在平常,看了也就看了,然而,一想到现实也会出现类似的事件,便觉得它不再被认为是虚构的了,而是很有可能在任何地方都发生的事。我不是说谁复制谁的意思,而是一种曾经被认为虚构的恐惧在逐渐脱离虚构的外衣成为真实。

*

前阵子着迷于读《红楼梦》,连吃饭的陪伴都变成了剧版《红楼梦》,几乎没读什么日文,也是前些天的《少年》才是近来新读的日文书。读完这本书后,又连忙在书柜里找找契合心情的书。于是在这样炎热的午后,在不知说什么好的日子里,读起了川端康成的《舞姫》。真真是我喜欢的调子。平静温和。

午后的静,仍旧是书和书的字句赋予的。